CNET中国·ZOL 【原创】 作者:中关村在线 杨睿
声明: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非合作站点禁止转载,否则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引言:在微软发布Windows Vista后的这个七个月中,可谓是“夸得没有骂得多”。对此,微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微软突然要提前发布Vista SP1,意欲如何呢?已经“成熟”的破解技术在SP1中是否会失效呢?
也许就是因为上述问题微软急于摆脱目前的窘境,意图借助Windows Vista SP1来修补新操作系统种种“不尽如人意”的漏洞、功能和缺憾。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猜想,但是不管怎样“SP1”即将发布了,面对即将发布的“大个的补丁”,微软在其中都会做出怎样的修改呢?让笔者做一个大胆的“六大猜想”吧。
1.是否会取消体验索引
体验索引也是微软在Windows Vista中引入的一项新功能,当用户在安装了Windows Vista系统之后,可以通过系统为你打出的体验索引分值(1~5.9)来确定计算机性能的高低,分数越高,电脑的性能就越高。
体验索引
一般情况下,通常某个类别一个比较高的分数意味着在这个特定类别下的硬件性能很强大,而一个较小的分数则代表在这个类别下的性能还有很高的提升余地。基准分数取整后的结果就代表了这台电脑的Windows体验索引基准分等级。例如,一台电脑的Windows体验索引分数是5.3,那么这就是一台5级的电脑。
小知识:
很多Windows Vista用户可能对体验索引不陌生,但是对体验索引的分数范围很不明晰,甚至因此闹出笑话。Windows体验索引的分数范围是从1到5.9,分数越高,也就意味着电脑性能越强。可是由于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分值范围,闹出了“我的硬件配置很高,怎么不给10分”的大笑话。
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微软会增加6分以上的得分。这项工作每12~18个月就会进行一次,而且会随着新硬件的推出持续更新。当使用了新的基准分后,现有的分数是不会有变化的(比如一台电脑现在的得分是22.2,更新了新的索引后依然会是22.2分,除非升级了硬件,系统体验索引分值才会有变化)。
就是这样一个原本属于“辅助”的功能,却存在有重大漏洞:索引分值可以随意修改!中关村在线Vista频道第一个在行业内将此漏洞公布出来,并给予了详细说明(点击查看:Vista漏洞为JS大开绿灯)。
与此同时,笔者还发现,修改索引分值可以通过魔法兔子进行修改,而且方法更为简单、方便(点击查看详情)。
面对这样一个“意外的漏洞”,微软也许应该考虑在Windows Vista SP1中予以修改,或者是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体验索引分值的“监管”,以防止厂商恶意修改分值,以欺骗消费者。不过,依笔者看来,虽然这一漏洞“足够大”,但是由于“主流媒体”响应的不够,并没有引起微软的重视。因此微软在发布SP1时,很可能不会有任何动作。
可能性指数:★☆☆☆☆
2.“成熟”的破解方法是否会失效?
微软正式发布Windows Vista后,破解市场上很快就出现了“七种破解方法”,这七个方法以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分别是:替换法、kms私服激活法、timestop(时间停止法)、刷BIOS法、softmod(免刷BIOS或动态BIOS法)、暴力算号法、OEM BIOS Emulation Toolkit(BIOS模拟法,笔者认为这个方法叫做“BIOS欺骗”法更为贴切,编注)。
在这七个方法中,被网友认为“最成熟”、“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是Softmod(免刷BIOS或动态BIOS)。目前在百度中以“Softmod 下载”为关键字进行搜索的话,百度搜索引擎可以在0.248秒的时间内内搜索到大约12,400篇相关下载信息!
百度里以“Softmod 下载”为关键字进行搜索
Softmod(免刷BIOS或动态BIOS)法的原理是:在启动Windows Vista之前,先往BIOS里添加slic的OEM验证数据,从而使Windows Vista认为你的机器为OEM的品牌机型。
Softmod傻瓜式激活程序
Softmod深受网友喜爱的原因在于,此方法既可以达到刷BIOS法的效果,同时又没有刷BIOS的危险,操作简单。激活之后跟正版的OEM Vista没有任何差别。
微软针对日益猖獗的盗版的情况,在2005年就推出了一项名为“正版Windows的优势”(Windows Genuine Advantage)的实验计划(pilotprogram),当部分用户访问Windows主下载页时将会接收到提示:微软将检测他们的操作系统是否得到授权许可。 面对Windows Vista被大量盗版所占领的市场,微软难道就如此束手就擒?会不会忽然在Windows Vista SP1中推出新盗版技术,打盗版一个措手不及呢?
虽然反盗版技术的研发非一朝一夕之功,微软在Windows Vista SP1中推出新盗版技术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用一个“暂时性”的方法对付目前比较流行的破解方法还是很有可能的。
可能性指数:★★★☆☆
3.会不会彻底更改防盗版技术
作为全球软件巨人,微软在解决盗版问题方面从来没有停止过,更没有妥协过,时刻都是在全力研发反盗版技术、大力打击盗版气焰。
早在Windows 98时代,微软率先使用了序列号认证技术,意图解决盗版这一问题,但是公用序列号在互连网上迅速传播,序列号认证变得全无意义。也是从这个时候,微软官方的反盗版和“民间组织”的盗版一直都在不停的较量着。在Windows XP系统发布后,微软满以为采用产品激活的方法可以将盗版打压下去,但是没曾想“大客户版”Windows XP却再次让微软有苦说不出。
盗版与反盗版
小知识:
Windows XP可以说是微软操作系统中(包括现阶段的Windows Vista)最为成熟的一个系统,但同时也是盗版技术最为成熟的一个。除了前面所说的“大客户版”,网络上存在的成熟的“算号器”也可以说是盗版市场上的一道“美丽风景”。
2004年,微软在全球范围内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
2005年6月,微软推出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Windows Genuine Advantage, 简称WGA),当访问Windows UPDAte服务以及微软网站的下载页面时,该计划的附属检测软件就会被请求安装。
2005年7月,微软在Windows Update上强制执行WGA。任何不通过验证的计算机,都会被拒绝进行升级及其它相关的服务。
2006年8月,在Windows Vista正式发布前,微软就放出话来,说是“今年秋季起,将调整对盗版Windows的打击方式。打击对象主要集中在新系统Wind ows Vista和PC厂商身上。”
2007年4月,微软在正式发布Windows Vista后的四个月,向用户强硬表态,Windows Vista在5月30号前,如果不进行系统激活,用户电脑中的数据将很可能全部丢失。
2007年7月,微软声称反盗版措施将会更新升级,原有的WVA(Windows Validation Assistant)和OVA(Office Validation Assistant)将会被撤下。WVA和OVA之后的空白将会有WCG(Windows Comparison Guide)和OCG(Office Comparison Guide)来填充。另外,著名的WGA(Windows Genuine Advantage)和OGA(Office Genuine Advantage)也将被取消服务。而且,这次升级还会继续深入,功能升级和更新也将继续。
从上面的一些事件可以看出,微软在逐步加大反盗版的力度,态度也是非常的强硬和坚决的。
但是据笔者个人看来,计算机“最核心”的语言是“0”和“1”,微软可以用“0”和“1”做出反盗版,黑客们就有办法用“1”和“0”再次盗版。微软如果单纯依靠“技术反盗版”那必将会“输得很惨”,只有依靠与各国政府紧密合作,同时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推出“合适的版本”与“合理的价格”的操作系统或许才有机会有效遏制盗版。据此,笔者以为:
可能性指数:★★☆☆☆
4.会不会加入“防沉迷”
2005年8月,国家为了普及健康游戏时间概念,对不健康游戏时间内的游戏收益进行削减,同时也是为了控制游戏的间隔时间,让游戏玩家获得充分的休息时间,以避免大量青少年“长时间在线”。
自“防沉谜”概念提出以后,虽然反对和讽刺的声浪很大,但是政府却一直没有松懈的迹象,依然再坚定而有节奏地试行着。2007年4月15日,新闻出版总署与教育部、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将于4月15日起在全国网络游戏中推行防沉迷系统,7月16日全面实施。
防沉迷漫画
根据这份名为《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的通知,防沉迷系统的实施将按三个步骤进行,4月15日至6月15日为国内各网游企业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在网游中开发防沉迷系统,6月15日至7月15日为系统测试时间,7月16日开始防沉迷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届时,所有网游必须增加防沉迷系统,否则可能不允许运营。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于“防沉迷”系统实施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但同时,由于在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该系统的实施并不顺利,也非常容易被游戏玩家所破解。从这方面考虑,再结合微软打击盗版的决心,笔者做出一个大胆的设想:会不会出现政府相关部门与微软合作,微软出技术帮助“防沉迷”系统的研发和实施,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会加大打击盗版力度呢?
这个想法看似有些天方夜谭,但并不是没有可能。不过目前来说,由于研发“防沉迷”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目前一段时间内,可能性比较小。
可能性指数:★☆☆☆☆
5.针对Google步步紧逼 是否会改变搜索策略
在Windows Vista系统正式发布前,微软官方声称,在开发新版Windows操作系统的过程中,微软将会保证一个第三方软件公平竞争的环境,这并确认所有的计算机厂商均可以将Google或其它非微软搜索引擎设置为Windows Vista的默认搜索。
但是在Windwos Vista系统发布后的第七个月,Google还是对微软在Windows Vista系统中将Live Search作为默认搜索引擎十分不满,称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妨碍了Google桌面搜索程序的正常运行,并威胁要将微软告上法庭。
可能会有朋友问,为何Google以前面对微软反应不是如此强烈呢?其实,如果你是Windows Vista用户就不能理解这个问题了。在以前的微软操作系统中,微软的本地搜索说句实话,在功能方面真的很一般,但是随着微软在Windows Vista系统的搜索中加入的索引搜索,功能性和实用性都有大大的提升。真的可以是有些像章鱼那样,伸出每一个触角在搜寻目标。
“四处划拉”的章鱼触角,Google看着当然不会舒服!
微软还会像章鱼那样向周围伸出搜索的触角吗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美国当地一些检察人员认为“谷歌起诉有其合理之处”,随后还有消息称“微软已按照谷歌及其他企业的要求对Vista进行了修正”。
面对Google和媒体的压力,微软以少有的积极姿态做出的快速反应说明,微软不想再重现被欧盟强制阉割Windows Media Player的尴尬的局面。也许是Goolge看准了微软的这一软肋,随后再次向微软发难,声称“Vista修改搜索功能不能减除垄断”,并非常强硬的表示“微软需要再做出些什么”。
一个是搜索引擎的巨擎,一个是软件行业绝对霸主。二者的斗争绝不会就这样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笔者认为,微软虽然会再次做出让步,但是绝不会Windows Vista SP1中做出实质性的修改。
可能性指数:★☆☆☆☆
6.是否会取消/更改UAC默认设置
微软在Windows Vista中引入UAC控制新技术纯粹是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它要求所有用户在标准帐号模式下运行程序和任务,阻止未认证的程序安装,并阻止标准用户进行不当的系统设置改变。
小知识:
最初,UAC(User Account Control,用户帐户控制)被称作UAP(User Account Protection,用户帐户保护)。
触发UAC控制后的截图
但是让微软始料不及的是,UAC却成了Windows Vista系统一大败笔。据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凡是安装了Windows Vista系统的用户,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将UAC控制取消了。
事实上,UAC的出现也是为了解决以前Windows系统的安全控制的缺陷,改善Windows被人们认为是“不安全”的面貌。微软意图在Windows Vista中纳入UAC控制,通过对授权进程要求所有用户以标准用户模式运行,并且限制管理员的权限,用以限制恶意软件对计算机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这一本该是很好的想法,却在具体实施中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当用户在的Windows Vista系统中启用了UAC之后,虽然用户可以使用管理员帐户登录系统,但是这时的管理员帐户身份却只是“protected admin”,也即受保护的管理员模式。
这就意味着,无论用户是以那种身份登录系统,只要你想对系统进行打开、转移、覆盖、安装(软件)、删除、卸载等操作时,系统都会“极其敏感”地弹出提示信息,告诉你不可以这样,也不可以那样。
这其实就等于是将一个“管理员”用户降级成为了“普通权限”用户,微软以安全为目的新技术不知不觉中就成了“鸡肋功能”。这种貌似提高了Windows Vista的安全性的新技术给用户带来了更多、更烦、更累赘的操作。
面对这样的情况,虽然微软在正式版发布前声称在“今后的版本中改UAC”,但是在正式版发布后有关UAC控制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进。那么,微软会不会借Windows Vista SP1发布的机会,自己找个台阶,“悄悄”地取消UAC控制,或是对UAC控制默认设置加以修改呢?
可能性指数:★★★☆☆
小结:
猜想,从字词顺序上看,首先是猜然后才是想,因此来说,前面的内容首先是笔者根据一些事件的发生,力图想看出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的秘密。Windows Vista SP1马上就要发布,虽然那微软官方已经公布了一些内容,但是仍有“未知秘密”存在,所有的猜测与猜想很快就会一一得以证实。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提出的这“六大猜想”是否合情合理,或者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呢?还是留给大家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