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开始喜爱西门子是因为 6688, 也由此爱屋及乌的从爱产品蔓延到爱厂商,回想一下那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 , 那时我坚信西门子肯定还会有像小八一样的经典之作,于是翻遍了友人的手机大全,结果是我发现了小三,并且就此一见钟情。
外观篇
西门子的那句“灵感点亮生活”是每个西迷都耳熟能详的。 3618 的设计灵感则来自法拉利跑车。小三的样子有着西门子手机典型的圆滑。稍厚的机身、浑圆的造型、遥相呼应的导航键和手机听筒、错落有致的数字键盘、浮雕式流动的线条走向、美妙的双色搭配等等等等,都是提起小三就能想到的特征,尤其是橙色版的那款,配上动感的橙色背光,真就是活力四射。再加之小三并不像一般三防手机那样笨重,因此当时成为年轻人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最爱也就理所当然了。小三的机身采用了光滑的塑料外壳,机壳的接合处和数据接口处则采用了内置的橡胶护垫设计。这样的设计一来保证了手机的三防效果,二来也摆脱了以往三防手机橡胶老化的困扰,机身也就时尚美观了许多。从视觉效果和实际使用中的手感来看,小三的表现绝对让人满意,真不知为何这样的设计从此竞成绝笔。反观今日,没有一个手机厂商不以自己的超薄机型为荣,有些甚至除了超薄就再找不到可取之处。实际上,直板手机的厚度在 1.5-1.8cm 之间的使用手感是最好的,超薄只能说明手机制造的工艺水平高,而绝不应该成为主流。试想,把手机做成白纸一样的厚度又能怎样?诺基亚那句“科技以人为本”说得好,但不是每个厂商都做得到,而商业为的无非“利益”二字,他们这样做也可能也只是“投之所好”,其实我们用户才更应该理性些,不要被人家轻易就给忽悠了。在这里也要向现在还在用小三的人致敬了。
功能篇
功能强大价格实在一直是西门子手机的长处,在小三的身上我们同样能体会的到。首先,小三在菜单上还是西门子的传统风格 -- 下拉式可循环菜单,操作简单便捷,导航键的上下键滚动菜单,左右键则可以在菜单中实现退出和进入,在本人看来这种导航键的设计是比较高明的,菜单的操作效率也比较高。后来西门子在 55 系列逐渐采用了比较流行的九宫格菜单,用的是不可循环的设计(就是说按到最左边以后再按左方向键菜单就不动了),这种设计实际上是降低了导航键的使用效率,包括 SB 系统的智能手机不装软件或刷机的情况下菜单也不可循环,作为智能手机这就是很失败的设计了。其次,小三强大的文件管理能力是很值得称道的,这也是和它的西门子血统分不开的。虽然小三的内存总共才几百 k ,但是它就可以在不借助任何软件的情况下实现诸如自主建立文件夹和文本的移动等功能,录音时只是根据动态内存来控制时长,而不是同那个时代的其他机型一样有多少多少秒的时间限制。最后要提的是小三的特色功能了。小三内置了电子词典,虽然功能一般,词典状态下的输入法也很傻气,但应付不时之需还是很实际的。与 6688 相比,小三的一个进步就是加入了免提功能,效果也蛮好的,听起来量感十足,再就是对超常短信的支持了。输入方面刷了三星输入法以后速度超级的快,配合小三柔软的按键,就算是拇指一族对它也无可挑剔。从功能上来讲可以把小三总结为为强大加实用。现在的手机看起来就没那么实在了,是有些厂商们太功利了些吧,只会做表面文章,产品都是看起来很好,也就是说实际上很糟啦:功能看起来很华丽,很诱人,实际使用了才发现一点都不人性;做工也不细致,没几天就掉漆,还不如个高档玩具,这可能还是好的,用几天没信号就让人欲哭无泪了。失民心者失天下,真不知他们要何去何从。手机嘛,高科技物件,有点技术含量岂不更好?
做工篇
说 3618 是西门子家族中质量最好的机器一点都不过分。给小三拆过机的朋友都知道小三的按键取消了金属触片设计,取而代之的是类似电子词典式的软触点。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按键失灵故障的几率。外壳采用硬质塑料,三防橡胶内置,达到了手感与性能的良好结合。精良的做工好像在西门子手机中不可多得,那么小三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历时数年,小还有很多追捧的 FANS ,本人曾一度为朋友购买了十数部小三,二手的、翻新的都有,过了两年时间居然没有人反映出什么故障,一句话:质量刚刚地!!!
总结:有些东西终将会随着岁月远去,而它们身后更为深刻的东西也终将留给世人。如果说经典是在一定的领域登峰造极后时间授予的勋章,那么 3618 应该有这样的一枚。

